GB/T 50621-2010 9 鋼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
發表時間:2025-07-12
訪問量:
來源:中翔檢測 分享:
9.1 一般規定
此部分明確檢測目的,即評估鋼結構涂裝質量與防護效果,確保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有效保護鋼材。規定檢測范圍涵蓋建筑、橋梁等各類鋼結構工程,無論新建、擴建還是既有結構。強調檢測應在涂裝施工各階段適時開展,如涂裝前表面處理、涂裝過程及涂裝完成后,保證全程質量把控。

9.2 涂裝前鋼材表面處理的檢測
表面清潔度檢測:采用目視比較法,對照標準圖譜,如 GB 8923《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》中的照片,判斷鋼材表面鐵銹、氧化皮等雜質去除程度,確定除銹等級。像噴射或拋射除銹,Sa2.5 級要求鋼材表面無可見的油脂、污垢、氧化皮、鐵銹和油漆涂層等附著物,任何殘留的痕跡僅是點狀或條紋狀的輕微色斑。
表面粗糙度檢測:運用粗糙度儀測量,不同涂裝體系對粗糙度有特定要求。例如,富鋅底漆適宜的粗糙度為 40 - 75μm,粗糙度太小影響涂層附著力,太大易形成涂層空隙,降低防腐性能。
9.3 涂層厚度檢測
檢測儀器:使用磁性測厚儀檢測磁性基體鋼材上的非磁性涂層厚度,如常見的鋼結構防腐涂層;采用渦流測厚儀檢測非磁性金屬基體上的非導電涂層厚度。
測點布置與測量:按構件類型、部位合理布置測點,大構件每 10m2 至少 3 個測點,小構件每個至少 3 個測點。測量時,測點應均勻分布,避開構件邊緣、焊縫等特殊部位。對測量值進行記錄與數據處理,計算平均值、最小值等,評估涂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。設計要求涂層干膜總厚度,室外應為 150μm,室內應為 125μm,其允許偏差為 - 25μm。
9.4 涂層附著力檢測
劃格法:適用于涂層厚度不超過 250μm 的情況。用劃格器在涂層上劃出縱橫間距為 1mm(涂層厚度≤60μm)或 2mm(60μm < 涂層厚度≤250μm)的方格網格,切割至鋼材基體表面。然后用膠粘帶粘貼在網格上,快速拉起,觀察涂層脫落情況,依據 GB/T 9286《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劃格試驗》評級,0 級為最佳,表明涂層附著力良好,無方格脫落。
拉開法:對于高附著力涂層或需精確測定附著力數值時采用。使用專門的拉拔儀,將拉拔頭通過高強度粘結劑與涂層表面粘結,施加垂直拉力直至涂層從基體拉開,讀取拉拔破壞時的最大力值,根據公式計算涂層附著力,單位為 MPa。一般鋼結構防腐涂層附著力應≥5MPa。
9.5 防火涂層厚度檢測
薄涂型防火涂料:使用涂層厚度測量儀檢測,每 2m 長度內至少測量 5 個點,記錄測點厚度,計算平均值。薄涂型防火涂料涂層厚度應符合有關耐火極限的設計要求,且最薄處厚度不應低于設計要求的 85%。
厚涂型防火涂料:采用鋼針插入涂層測量,每 2m 長度內至少測量 5 個點,測量涂層厚度,確保其滿足設計耐火極限對應的厚度要求,厚涂型防火涂料最薄處厚度不應低于設計要求的 80% 且厚度不足部位的連續面積的長度不應大于 1m,并在 5m 范圍內不再出現類似情況。
通過第 9 章全面且細致的涂裝檢測規定,能有效保障鋼結構涂裝質量,提升鋼結構在不同環境下的耐久性與安全性,為鋼結構工程的長期穩定運行奠定基礎。